复叶曝气机由潜水电机驱动复叶叶轮高速旋转,在叶轮前形成较强的负压区,将空气和水同时吸入紊流室。这一阶段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初步结合;进入紊流室后,空气被剪切、粉碎并乳化成微小气泡,完成第一阶段溶氧;随后通过旋转导流器进行360度喷射,形成第二次溶氧过程,提升氧气转移效率;部分溶解的小气泡随水流上升至水面后再次被吸入进水口,形成连续循环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溶氧效果和动力利用率。这种设计使氧气分布更均匀,同时增强水体整体流动性。
复叶曝气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电气安全规范
-转向核查:对于三相电源机型,初次启动或重新安装后必须检查旋转方向,错误转向会导致效率下降并可能引发机械损坏;
-电缆管理:严禁用电缆线直接起吊或悬挂设备,应使用专用吊环或链条钩进行搬运操作。
2.运行环境控制
-温度适应性:在0℃以下低温环境中仍可正常运转,但需关注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注意夏季高温引起的压力波动(设计温度每升高1℃,出口压力下降约20mm),必要时调整入口补偿机制;
-管道优化:保持管网流速≤16m/s以减少阻力损失,避免因弯管、阀门等部件增加额外负载导致喘振现象。
3.维护保养要点
-异常响应机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时立即停机检修,防止故障扩大化;定期清理导流分配器及复叶螺旋桨表面的附着物,维持气泡细化效果(小直径、大比表面积特性);
-止回阀策略:优先采用关闭入口蝶阀再关出口的操作顺序替代传统止回阀设计,降低系统阻力成本并规避倒水风险。
4.工艺匹配建议
-工况适配性:结合螺旋桨推流技术、离心混合与射流原理,针对不同水质条件优化浸没深度和搅拌强度,充分发挥其深水曝气优势;
-阻力敏感性管理:任何新增的局部阻力(如曝气膜质量不佳)均会降低整体效率,需通过工艺设计平衡通风量与能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