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鼓风曝气方式相比,
自吸式射流曝气机的优点之一是不需要单独的空压机或风机来提供气源。它能够利用水泵的动力自行吸入空气,简化了系统配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由于省去了复杂的空气管道布置,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特别是在现有水池改造项目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量。
合理的设计使得自吸式射流曝气机在运行时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一方面,它直接利用水泵提供的动力进行气体吸入,避免了额外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高效的氧传递能力意味着更少的能量投入就能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无论是清水还是含有悬浮物的污水,都能正常工作。此外,对于不同的水位变化或者流量需求,只需要调整水泵的工作参数即可满足要求,表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自吸式射流曝气机的测定步骤:
1.实验准备:
-设备检查:确保各部件安装牢固,无松动、损坏等情况。检查进气管、出水管等连接处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漏气或漏水。
-仪器校准:准备好测量所需的仪器,如流量计、压力计、水质监测仪等,并对这些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设置:将曝气机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或安装到相应的水池等工作环境中,保证其周围环境符合要求,例如避免有强风、震动等干扰因素。
2.性能参数测定:
-流量测定:使用流量计分别测量进水流量和进气流量。在曝气机正常运行的不同工况下,记录相应的流量数值,分析其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通过调节进水阀门或进气阀门来改变流量大小,获取多组数据。
-压力测定:利用压力计测量曝气机进口处的水压和气压。观察在不同流量和运行条件下,压力的变化情况,了解曝气机的抗压能力和工作稳定性。同时,注意检查压力计的读数是否准确,以及连接管路是否存在堵塞等问题。
-氧传递率测定:采用合适的方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从而计算氧传递率。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溶氧仪,在曝气机工作前后分别测量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并结合曝气时间和水的体积等参数,按照相关公式计算出氧传递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滴定等方法进行测定,但操作相对复杂。
-能耗测定:使用功率计测量曝气机的输入功率,同时记录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时间和处理水量等信息,计算单位水量或单位氧传递量所消耗的能量,评估曝气机的能源利用效率。
3.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将测量得到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列出表格,包括流量、压力、氧传递率、能耗等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数值。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绘制流量 -压力曲线、氧传递率 -能耗曲线等,找出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确定曝气机的工作范围和性能特点。